在銀行渠道占了基金銷售絕大份額的今天,有人說這一新事物會給基金銷售格局帶來改變,有人說這會給投資者帶來便利。但筆者認為其實際上的效用可能要遠遜于人們的想象。
在淘寶、當當上買基金?這不是假設,如果一切順利,有可能上半年投資者就能在一些電商平臺上開買基金產品。在2012年的12月底,證監(jiān)會已開始就電商平臺銷售基金征求意見。這中間有兩個問題需要厘清,首先透過電商平臺買基金方便嗎?對于絕大多數電商平臺用戶而言,并不會在電商支付平臺中保留大量現金,比如在淘寶上買基金,大額資金仍需要從銀行平臺轉移出來。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電商沒有辦法提供更好的體驗和費率優(yōu)惠,與網銀銷售基金相比,它的價值體現在什么地方?
其次,基金公司看好電商消費者流量大,但當“消費者”變身為“投資者”,心態(tài)也會發(fā)生變化。試想,在網上買吃穿用的心態(tài),和打理自己血汗錢的心態(tài),后者肯定更謹慎。這也就是為什么大部分人買基金仍然只認銀行渠道,因為銀行渠道有增信作用。
不過,在電商平臺上還有另一類人——大量的中小商戶。他們有大量的短期資金存留在電子支付平臺的賬戶上,這是一個值得開發(fā)的市場。這就像基金公司可以開發(fā)場內保證金產品一樣。
基金在電商平臺上開賣,也許是一次有益的嘗試。但在初期,在電商平臺上的展示,其廣告價值也許要遠超過銷售價值。
但是,證券保證金產生的活期利息也歸客戶而不是券商所有;但支付平臺上的資金利息央行仍無明確界定,沉淀資金利息很多都成為支付企業(yè)自己的收入。如何平衡其中的關系是個難題。
來源:廣告買賣網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