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是電視。面對觸屏習慣變遷、收視時長下滑,觀眾老齡化、政策高壓管制等諸多問題的影響,使得電視媒體整體無論從人群價值、轉臺率,廣告價格等角度都飽受非議,和十年前報紙媒體一樣,走向持續(xù)下降的通道。
做電視必須聚焦前十大收視率至少在2%以上的核心欄目,像加多寶《中國好聲音》、立白《我是歌手》、伊利《爸爸去哪兒》總體效果是成功的。今天電視有數千個娛樂欄目,大家能夠廣泛記記的欄目也就是前十大。收視率在2%以下,百度用戶關注指數低于5萬,每年相關微博條數低于30萬條的,消費者很難記得應該砍掉,因為缺乏足夠的影響力和擴散能力的欄目是很難帶動你的品牌力的。在前十大欄目里而且必須投重金選擇冠名贊助商,至少也要是特約播出商,純粹插插廣告應該可以考慮砍掉。加多寶中國好聲音,立白我是歌手,伊利爸爸去哪里片中廣告插播都有幾十條,絕大部分廣告用戶很想起來。所以雖然天天向上,快樂大本營,奔跑吧兄弟,中國好聲音,我是歌手,爸爸去哪兒等季播節(jié)目冠名贊助商成本已超過5-6億但收視效果有保證,具有投資能力的大客戶應該占據這些稀缺性的頭部資源。總結:地方臺的收視巳被衛(wèi)視搶走,衛(wèi)視的收視集中在十大核心節(jié)目上,核心節(jié)目的價值集中在冠名及特約,因此要么重金投入要么可以考慮放棄。這是一個大成本大制作的時代,想用幾千萬去投個節(jié)目冠名正好一炮而紅幾乎與在夢里中六合彩的概率相似。
其次是戶外。傳統(tǒng)戶外廣告整體在2015年廣告花費出現微弱跌幅,如公車,候車亭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,主要原因在于廣告接觸空間過于開放,廣告效果難以控制,手機的興起也奪走了用戶在路途上的大部分的收視時間,同時之前幾年呈持續(xù)上升態(tài)勢的地鐵也因環(huán)境過于擁擠,廣告過雜,干擾度高等原因開始下滑。人們每天在路上會途徑幾百個公交車身,候車亭,地鐵,大牌等不同的廣告但真正能記住的品牌與信息很少。
CTR的數據顯示,新興戶外媒體逆市上升,如近年來一直快速增長的樓宇廣告花費增長17.1%,代表當今娛樂需求暴增的影院映前視頻廣告花費增長63.8%,同樣社區(qū)電梯內框架類廣告也有快速的投放增長。除了兼具網絡化投放特征和高頻觸達特征外,這些媒體還具備非常強的空間封閉性?偨Y:大中型城市應該把戶外預算密集在廣告空間強制封閉,環(huán)境單純干擾度低,受眾對廣告的接受被動性強的媒體上,而小城市公交候車亭和城市中央廣場的大型戶外仍然有效。
上篇:
下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