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存在感爆棚,但奧組委在審查了耐克在廣告中使用的元素,包括南非的東倫敦、牙買加的小倫敦、美國俄亥俄州的倫敦以及一家名為倫敦的健身館,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“擦邊球”營銷并未違規(guī)。
一家名叫 RadiumOne 的營銷公司報告指出:許多常常與歐洲杯關聯(lián)度很高的品牌其實根本不是贊助商。根據 RadiumOne 向 1000 個喜歡足球的英國人的調查,在列舉 5 個與歐洲杯相關的品牌時,其中 9% 的人提到了耐克這個品牌。除了耐克,被人們誤認為和歐洲杯有關系的還包括萬事達卡、Visa 卡、 喜力啤酒、巴克萊銀行和百威啤酒。
雖然排在前兩位的可口可樂(12%)和阿迪達斯(11%)的確是官方贊助商。但其他官方贊助商,比如 orange、海信和現代汽車,在這次調查中它們的品牌識別度加在一起也還不到 1%。
歐洲杯上的那些“熟面孔”
一張歐洲杯門票有多難買?歐足聯(lián)的第一波預售從去年六月就開始了,如果遇上熱門場次你可能還需要通過抽簽。在去年 7 月完成的第一階段銷售中,100 萬張門票被搶售一空。截至 6 月 16 日,有來自全球 209 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 1,500 萬球迷搶購歐洲杯的門票。
本屆歐洲杯給“全球合作伙伴”共發(fā)出 10 張“門票”,每一張面值都在千萬歐元級別。
和奧運會、世界杯等重大體育賽事一樣,歐洲杯的贊助商體系也分等級,主要分為全球合作伙伴 (Global sponsors) 和國內合作伙伴 (National sponsors) 兩種。
2012 年歐洲杯共邀請了 9 家頂級贊助商。除了阿迪達斯、嘉士伯啤酒、可口可樂、現代起亞汽車、法國電信公司 orange、麥當勞這些“熟面孔”,今年新增的贊助商有中國彩電制造商海信、德國馬牌輪胎、阿塞拜疆國家石油公司 SOCAR 以及土耳其航空。贊助收入較 2012 年上漲了 40%。
這其中有幾家品牌是歐洲杯多年“死忠粉”。比如自 1988 歐洲杯開始,嘉士伯已連續(xù)贊助了 8 屆歐洲杯,是歐洲杯合作時間最長的贊助商之一。上屆歐洲杯嘉士伯將集團市場預算中的 70% 都投入到賽事營銷中。為了最新的這份四年合同,嘉士伯提供了大約 8000 萬歐元贊助費。
我們此前曾報道過嘉士伯活躍的歐洲杯營銷動作,比如在英國地鐵上演了一出好戲,只要有人讓座就送出一張歐洲杯門票。嘉士伯還上線了一支歷史劇般精美的品牌廣告,背景被設定在法國大革命時期,街頭的“無票”階級吹響了革命的號角,氣勢洶洶地逼近穿戴體面的假發(fā)和禮服的“有票”階級。
上篇:
下篇: